慈心和悲心,都是無量的。對境無量,心態(tài)無量,所獲得的善根和功德無量,這叫無量心。真心地發(fā)愿拔除一切眾生的痛苦,給予一切眾生安樂,這就是慈心;真心地希望三界一切眾生遠離痛苦和痛苦因,獲得快樂和快樂因,這就是悲心。
什么是痛苦因呢?就是三惡業(yè)(身惡業(yè)、語惡業(yè)、意惡業(yè))以及三種有漏的善業(yè)(身善業(yè)、語善業(yè)、意善業(yè))。這些業(yè)都是輪回的因。什么是痛苦果呢?就是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以及三大根本苦(變苦、行苦、苦苦)。
什么是快樂因呢?就是無漏的善業(yè)。無漏的善業(yè)也分身善業(yè)、語善業(yè)、意善業(yè)。沒有被煩惱污染的業(yè),就是無漏的善業(yè)。也可以說,就是讓眾生圓滿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三乘的道業(yè)與功德。什么是快樂果呢?就是遠離輪回的,即三菩提(阿羅漢、獨覺佛和佛)果位及成就。
我們每天都在發(fā)四無量心,要讓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眾生遠離痛苦與痛苦因,獲得安樂與安樂因。在一切諸佛菩薩、上師善知識,一切父母眾生的面,不能發(fā)空愿,說假話啊!若不去承辦利益眾生的事業(yè),就是欺騙了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上師善知識,欺騙了盡虛空、遍法界所有恩重如山的父母眾生。這個罪過非常嚴重!對境越廣大,所修的善根和造的惡業(yè)也越廣大。
我們現(xiàn)在就像斷臂的母親,看見唯一的兒子被洪水沖走一般,急切地想把兒子從水中解救出來,焦急萬分,卻又無能為力。我們自己還在六道輪回之中,愚癡又顛倒,怎么能救度眾生?怎么能幫助這些眾生解脫成佛呢?自己還沒有到達彼岸,還沒有成就,卻要去幫助別人,那無異于兩個人同時落水,誰也救不了誰,都會被激流沖走。因此,我們要下定決心,為了救度眾生,先讓自己解脫。
解脫有三個果位,好比彼岸有三個碼頭,先做出選擇。其中有聲聞和緣覺,我們不能去那里,因為那里雖然脫離了輪回,超越了三界,但是沒有利他心,更沒有利益眾生的能力,不是我們要到達的目的地。
菩薩雖有一些能力,但不究竟,最終還要依靠佛的智慧與教言,否則不能讓眾生明白善惡取舍之處;雖然一地以上的菩薩也已經(jīng)擺脫了輪回,超越了三界,但是一地到十地的菩薩度化眾生的力量非常薄弱,利益眾生的方便不是很圓滿,必須通過勤作才能利益眾生。
而佛是無勤的,自自然然地就能利益眾生。因此,與佛相比,菩薩也是不究竟的。再者,菩薩的終極目標也是要成佛。所以,成佛是我們唯一的選擇。我們成佛了,才有度化眾生的能力,才能讓一切眾生遠離痛苦和痛苦因,獲得安樂和安樂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