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一個山民,偷了國王庫里的衣物,跑到了很遠的地方。這時國王派人四處搜捕他,終于有人抓到了他并將他帶到國王的跟前。國王追問他的那些衣物從何而來,山民回答:“這些衣物是我祖上留下的。”國王命令他將那些衣物穿戴起來,實在因為這些衣物不是山民自己原有的,所以他不知如何穿戴。本應戴手上的他卻穿在腳上,應該系在腰間的他卻扎在了頭上。
國王見他穿戴完畢,將全體大臣都召集過來共同分析解決這件事,便說道:“如果這些衣物確實是你祖上留下的,那你理應知道如何穿戴這些衣物才是。為什么弄顛倒,該在上邊的卻穿到下邊?那是你根本不知道怎么去穿這些衣服的緣故,也就可以肯定地知道,你的這些衣物全是偷來的,絕不是你祖上的舊物。”
如此謊言,猶如掩耳盜鈴一般,不僅欺騙不了別人,反而把自己的丑惡行徑暴露無遺。是自己的東西,總有自己不可磨滅的痕跡保留在上面;不是自己的東西,即便你再怎么遮掩也經不住稍事推敲。一旦露出了馬腳,便會把自己推到無可挽回的地步,后悔都來不及。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論是做學問還是做人,講究的都是一個道理。做學問,不懂裝懂結果只能是短時間內欺騙師父,等到真正上場考試的時候才會后悔當初沒有好好用功;做人,花言巧語僅能為自己博得膚淺的掌聲,等自己落難的時候才會看清誰是真正的朋友。所以,與其費盡心機地欺上瞞下,不如誠誠懇懇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即便沒有花團錦簇的光鮮,但最起碼我們活得真實、活得自在。所以,只有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充實自我,才能夠不斷彌補不足。一味地模仿別人,只會使自己迷失在虛無的幻影中無法自拔。
拋卻虛華招搖的外表,做最真實的自己,因為只有樸實無華的蘭花草才能散發出沁人心脾并且綿軟幽遠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