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來,最大的喜悅是聽一行禪師講經(jīng)說法。感恩一行禪師,也感恩凈慧大和尚等善知識。翻譯《一行禪師文集》的明潔、明堯在后記中說:“多虧柏林禪寺方丈凈慧大和尚以及柏林禪寺的明海法師幫助多方面聯(lián)系,本書才得以與廣大讀者見面”。
連日來,讀一行禪師《生命的轉化與療救》,進一步學習修行正念的方法。越來越感到正念觀察(觀照、覺照、覺知、專注),是一把簡單的萬能鑰匙。
當心中點亮正念的明燈時,人,就能清醒真實地活著,身心靈合一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當心中點亮正念的明燈時,貪欲、嗔恚、愚癡等等心靈垃圾,就能轉化為心中美好的玫瑰。
這把簡單的萬能鑰匙如此的簡單,它開“鎖”的方法僅僅是“看著”、“辨認出”、“深入地觀察”,卻能打開貪欲的鎖、憤怒的鎖、憂傷的鎖……等等一切頭腦能夠制造的枷鎖。
在《生命的轉化與療救》一書中,一行師講了禪修的基礎經(jīng)典《四念處經(jīng)》,傳授修習正念的方法:正念觀身、正念觀受、正念觀心、正念觀法。在講“正念觀心”時,一行師再次強調“禪修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正念的觀察就像一盞明燈,它不是法官。
以正念觀察嗔恚(生氣,惱怒)為例,一行禪師教導對治嗔恚的方法:“我們正念觀察嗔恚,不是為了壓抑或驅趕它,而只是為了照看它。這是禪修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
正念的觀察就像一盞明燈。它不是法官。它照亮我們的嗔恚,監(jiān)護他,并且以一種親切關心的方式照看它,就像一位姐姐照看和安慰她的小弟弟或小妹妹。”
禪修非常反對把心靈變成戰(zhàn)場。一行禪師在《黑暗變成了光明》一文中說過:“重要的是你不要把覺照當成你的朋友,而把你那難駕御的思想當作敵人,用前者去壓制后者。不要把你的心靈變成了戰(zhàn)場。
那兒不需要戰(zhàn)爭,因為你所有的情感歡喜、悲傷、憤怒、嗔恨等,都是你自己的一部分。覺照就像哥哥姐姐一樣,溫馴而專注,它可以指導和觀照諸心念。
覺照是一種寬容而又清明的狀態(tài),它是非暴力和無分別的。其目的是為了識別和了知諸思想、情感,而不是為了判斷其善惡好壞,也不是為了將它們置于相對立的陣營,從而讓它們互相爭斗。
人們常常把善與惡的敵對比作明暗,但是,假如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觀察它的時候,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當光明出現(xiàn)的時候,黑暗就消失了。黑暗并沒有離開,而是融入光明之中,變成了光明。”
“禪修的要點是,為了能夠看清事物的本性而深入地觀察它們。”在《生命的轉化與療救》一書中,一行禪師說,“正念就像一盞燈,它照亮了我們自己。”“當太陽升起的時候,陽光只要照到植物上,植物就會生長、變化。
看起來陽光似乎什么也沒有做,但實際上,它做了很多事。在太陽的影響下,植物生產(chǎn)出葉綠素,因而成為綠色的。多虧植物的生長,動物才有東西可吃,才能活下來。
如果太陽持續(xù)不斷地照射在蓓蕾上,它就會綻放出鮮花。當陽光滲透花苞的時候,光子改變了它,于是,花兒開放了。我們的正念具有與陽光相同的作用。如果我們把圓覺之光持續(xù)地照耀在我們的心念上,它就會轉化成為某種健康的東西。”
正念觀心的方法,與正念觀身、正念觀受沒有什么不同,即正念地觀察心理現(xiàn)象的生起、存在和消失。一行禪師說:“為了看清它們的本質、它們過去的根源和將來的后果,我們借助有意識的呼吸,去辨認出它們,并且深入地觀察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