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君子不拘小節”,其實君子更應該注意小節。人生失敗在哪里,很多時候,并不是失敗在沒有方向或目標,也并不是失敗在自己對理想缺乏追求,而是失敗在那些小細節小情緒小波折,失敗在自己那些缺少自我規范,缺少自我約束,缺少自我的思考和洞察。
正確的理想,光明的目標,強大的背景,時代機緣,青春力量,都有了,所有需要的綜合條件都具備了,能夠擁有的和不該擁有的,全都擁有了,為什么還失敗了,還崩潰了?
原因出在哪里,出在自己處理不好細節或小節,處理不好對別人說話的方式和態度,處理不好自己面對生活考驗的那種寬度和余地,安排不好自己生活的瑣瑣碎碎。
應該怎么來理解君子不拘小節?君子更應該有節、有度。這個度是什么,態度,高度,溫度,適度。這個節是什么,是氣節,人格,內涵,品性,道德,是節操。
面對生活的紛紛擾擾,更應該有內心的從容;面對生活的困惑,更應該有突破的耐心;面對生活的考驗,更應該有堅持的內心信心。
生活的所有,不過是為自己的選擇與態度來買的單。有些時候,退一步,何其從容;有些時候,饒一招,多么愉快;有些時候,彎彎腰,又能如何;有些時候,低低頭,又能如何?
那些剛強的自我,那些狹隘的固執,那些不肯放手的自以為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自我滿足,讓自己堆積了生活的壓力,堆積了生活的不堪,堆積了生活的那些悲觀,活出了人生的無限悲催和崩潰。好端端的人生,就是因為自己缺乏處理好細節的能力,把這好好的人生給活瞎了。
活出生活的砥礪前行,活出生活的堅韌不拔,活出生活的再一次突破,活出生活的登高望遠,去經歷生活的風雨歷練,活出生活的再一次柔軟和善待,我們叫做堅持,再堅持。
幸福經過那些坎兒,所有的坎兒,都是自己內心的坎兒;所有的坎兒,都是需要自己內心的提高升華;所有坎兒,都是需要自己規范自我的所需和所得,學會一種分享,學會一種參與,學會一種融入,學會一種發現和成就。
禪是什么,禪是生活的調試,禪是生活的溝通,禪是生活的包容,禪是生活的寬度,禪是生活的余地,禪是生活的活潑,禪是生活的發現,禪是生活的重塑,禪是生活的努力,禪是生活的幽默,禪是生活的樂觀,禪是幽默的周全,禪是生活的善待,禪是生活的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