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果讀過《周易》,你會發現有很多元亨利貞的內容,主要講吉兇。但《易經》本身沒有這個內容在里頭。《易經》主要描述自然規律,講的是“道”。在漢字里,一二三四的“一”和醫生的“醫”、易經的“易”、還有意見的“意”,這四個字從音和意來說都很像,都是從同一個地方來的?!耙住弊质侨?、月合一,它對應的是明,非陰也非陽,但是如果一落到陰陽里,它就變成講吉兇了。
在認知自然規律上,現象本身沒有吉兇,生滅或者生死都只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是自然現象。我們不能把夏天講成吉;把雨天講成兇;把冷天講成禍,這是“常”,是自然規律。但是在《周易》的層面,也就是儒家的層面,他確實有吉兇的分別。
儒家的入門是從吉兇善惡開始分別的,開始進去的時候有善惡、是非、好壞、對錯,因為剛剛開始學,但是到“易”的層面就沒有了。如果從中國文化的根上講,你覺得他好或者他壞,就已經偏了,“?!睕]有陰陽之分,更沒有善惡、是非、好壞、對錯之分。
經典文化中,對于自然的表述有一個很最重要的字,就是這個“?!薄R涀∵@個“?!?,平常的“常”或者非常的“?!?,道德經講“非常道”,佛學里面也有這個詞,叫“如?!?。這個“常”代表什么?他代表一個規律。
這個規律從哪來?生命的規律從哪來?天地自然的規律從哪來?都是從“道”里面來的,“道”生“一”。中國文化有三本最重要的經典,第一本是《道德經》,第二本是《易經》,第三本是《黃帝內經》?!兜赖陆洝钒讶说乃枷霘w到了“一”上面去;《易經》把人和自然的關系歸到了“一”上面去;《黃帝內經》把身心,即身體和心靈的關系歸到“一”上面去。這個“一”與西方文化1+1=2的1不同,中國文化的1+1還是等于“一”。這三本經典把中國文化全部融會貫通,演繹了“一”。
我們講“?!钡谋磉_方式,比如說我們現在夏天穿短袖,你不能講穿短袖吉祥,也不能講穿短袖很好,夏天就應該穿短袖,它是個“?!保@個短袖就是“?!?。也就是說夏天如果穿羽絨衣就是不“如?!钡臓顟B,偏離“?!币欢ǔ鰡栴}。
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夏天都應該穿短袖,跟身份、階層、心性沒有關系。感悟中國文化的這個“常”很重要。棉衣、羽絨衣都是保暖的,冷天穿才是“如?!?,不是冷天穿就不“如常”,既沒有善惡也沒有對錯。但如果你不按照這個規律去走,這個生命是走不遠的。從生命規律的角度談養生,就是回到“?!钡乃枷胫姓勷B生。
生是一個起點,命是一個結果,歸起來叫生命。中國文化對生命最重要的理解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我們跟著經典思考,人的一生中有兩件事情很重要,第一是了解自己的身體,也就是了解自己的生命,每個人的起點或者講“根器”是不一樣的;
第二是了解自己生命在什么地方運行,也就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就像同樣一部車是在高原開,還是在沙漠開,他是不一樣的。當然,生命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世界產生,他是萬有的。
但就當下而言,我們生在這個世界,就是佛法里講的娑婆世界或者我們講的太陽系,我們是人,你就得了解人,要學習了解自己,還要學習了解這個世界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