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富翁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窮漢躺在夏威夷的沙灘上曬太陽,于是很惋惜地說:“這么好的時光,你卻不去工作,躺在這兒偷懶。”
窮漢問:“為什么要工作啊?”“你可以賺很多錢啊!”“然后呢?”“然后像我這樣富有,衣食無憂。”“然后呢?”“你就可以出去旅行,悠閑地躺在沙灘上曬太陽。”“那我現在正干嗎呢?”……
這是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然而其中的內涵,又有多少人真正體會得到?幸福有很多的尺度,幸福的感覺也因人而異,還是聽聽經濟學家是怎樣闡釋的吧:幸福=效用/欲望
這個公式的意思就是說,幸福由物品的效用和我們自身的欲望共同決定。幸福與物品的效用成正比:同等欲望下,一個人擁有的物品越多,質量越高,那么,他的幸福感就越高;幸福與個人的欲望成反比:同等物質條件下,一個人欲望越強,越多,他的幸福感就越低。假設富翁擁有物品的總效用為10,而窮漢擁有物品的總效用為1,由于富翁的欲望為10,窮漢的欲望為1,那么,他們得到的幸福是相同的,都是1.
這就是為什么有的人腰纏萬貫卻找不到幸福的影子,而有的人雖一貧如洗但臉上卻永遠洋溢著幸福的容光。幸福與否常常不是因為物質財富的多少,而是取決于我們內心欲望的大小!窮漢在驕陽下吃冰棍,他是幸福的;“九千歲”想當皇帝,他是痛苦的。生活知足而不停止進取進步,便是人生幸福的真諦,是我們正確的生活態度。
禪悟,是國人佛教禪宗用語。從詞義來說,禪的本意是靜慮、冥想,悟與迷對稱,指覺醒、覺悟。悟是意義的轉化,精神的轉化,生命的轉化,含有解脫的意義。禪是修持方式,悟則是修持結果,兩者是有區別的。但是,中國禪宗學人卻把禪由坐禪靜思變為日常行事,由心理平衡變為生命體驗,從根本上改變了禪的內涵……人生的旅途,總是蜿蜒曲折坎坷不平的,人的一生不可能平坦如意,走平坦人生之路的人,可能是平庸的。而一個有為的人,他的道路多半是曲折的,當惡運向你襲來的時候,最要緊的是要有寬廣的胸懷,遠大的理想,頑強的意志和堅韌不撥的毅力,用笑臉去面對現實,用微笑去對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