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學家歌德告訴我們:“人不能孤立地生活,他需要社會。”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僅會給人生帶來快樂的感受,還能使一個人獲得成功。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則需要以寬容的品質為基礎,在相互的寬容諒解中求得發展和進步。一個人首先只有自身具備了寬容的品質,才會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才會具有仁愛之心,容人之量,才能提升自己的修養,成為一個顧大局、識大體的人。
寬厚待人,容納非議,實乃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美滿之道。對別人多一點寬容,我們生命中就多了一點空間。有了相互寬容,我們的人生路上才會有關愛和扶持,才不會有寂寞和孤獨,寬容的人心中永遠都是一片晴天。
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喜歡受人指責。許多事實證明:因批評引起的憤恨,常常會使員工、家人和朋友情緒低落、做事沒有勁頭,而對于改進的可能性卻一點作用也不起。所以,當你要指責別人的時候,不如用寬容來代替。
生活中,誰都避免不了犯錯,也許一時的失誤就釀成了大錯,指責自然理所應當,但是事實已經無法更改,再多的指責和批評也無濟于事,所以選擇寬容要遠比大發雷霆要聰明得多。寬容是人生大智慧的體現,它是聯絡情感的紐帶,它幫你很好的解決問題,建立一個很好的人際圈。
寬容的人往往會因為其謙和的態度而避免成為別人攻擊的目標,他們的人際關系會比其他人和諧,且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幫助,從而使得生活、工作、前途順風順水。
杜若大學畢業就進入了某合資公司的外經貿部就職,由于她初入職場,因此總是對很多東西都看不慣。并且杜若還不幸地碰上了一個沒什么本事、只會拍馬屁的主管。這位主管下班后就算沒什么事,也一定要跟著日本總部派過來的課長加班。而且他總是把白天已經理好的文件弄得一團糟,一出錯就把責任推給杜若。而杜若不是一個很會“爭”的女孩子,只好忍氣吞聲,妄圖等待日語課長的火眼金睛能夠發現,結果一等就等了三個月,還是沒有等來一句公道話。一氣之下杜若就辭職去了另外一家外貿公司。
在第二家公司,杜若出色的工作能力博得了許多人的贊賞,就連老總也對她贊賞有加。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她再怎么努力也無法使脾氣暴躁、對人嚴苛的馬經理滿意。心灰意冷間,她又萌生了退意,想要跳槽,于是就向新加坡總部遞交了辭呈。總裁先生并沒有竭力地挽留杜若,只是很平靜地告訴她自己處世多年積累的一條經驗:如果你討厭一個人,就努力想辦法去接受他。總裁后來意味深長地告訴她,他也曾經雞蛋里挑骨頭在一位上司身上找優點,結果果然發現了他的兩大優點,而那位上司也慢慢地喜歡上了他這個得力干將。
雖然杜若依舊討厭她的經理,但她卻悄悄地收回了辭呈。她告訴別人:“只要想開了,就一切都好了,一個成熟的人就應該放開自己的心胸,去寬容一切。換一種思維看人生,那樣的話就會發現原來不曾發現的許多樂趣。并且,樂趣永遠會比煩惱要多得多。”
寬容是一個人修養、智慧的體現,寬容不僅僅能夠得到對方的感激和尊重,有時還能轉化為一種無形的力量,激勵人們更加勇敢和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