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學的是什么,拜佛拜的是什么?學佛學的是佛菩薩一樣的品質,拜佛拜的是自己的一顆恭敬心。很長一段時間,我自以為學有所長,自以為掌握了學佛的要點,每一次共修分享都洋洋得意地感覺自己分享得挺好。
因為在那段時間里,我堅持每次共修前都仔細研讀導師的視頻開示;每個周末都撥出半天時間去做義工,或去沙龍護持,或去寺院傳燈;每天早上堅持上香、供水……所有的一切,感覺都是那么如法,那么值得隨喜,因為我做到了,我依照導師的教導,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修學著。
直到有那么連續兩天,做了兩個不同的夢,我才驚覺自己錯了。我仔細研讀法義,我做義工,一切相上的,我都做到了。但我卻未曾注意自己種種行為背后的心行狀態。反而因為行為上的達標,被自己所營造的這樣精進修學的表象所迷惑了。
夢境一:在夢里,我見到了冤親債主。我害怕,于是本能地趕緊念著“六字大明咒”,因為我知道“六字大明咒”是有力量的,可以驅魔辟邪??墒俏业脑┯H債主都笑了,他們打趣我,跟著我一起念,對說我,“別以為你念經就可以驅趕我們,我們也會念。我們不怕?!?/p>
我才猛然意識到,原來自己一直以來念經都是有口無心。念經本是為了更好地收攝身心、調整心行,讓自己安住在清凈、平和的所緣境里。可是我卻貪功德,把經念得那么快,把心念得那么浮躁。我口頭念經,這顆心卻沒有觀照好。
夢境二:在夢里,我和同班師兄到一個景點做義工。師兄說:“哇,這里風景好美啊,到處是青山綠水?!笨晌覅s害怕了,因為我看到的是火山和巖漿。最后師兄牽著我的手有驚無險地走完了全程,實現了義工行。
但我卻明白了,同樣的地方,不同的人看到的卻是不一樣的景象。因為我們有著不同的心念。很多時候,我做著義工,以為自己實踐著菩薩行,卻懷著好大喜功的心,貪婪的心。
很感恩,此時此刻,我還活著,還有機會去觀好這顆心。我終于知道檢驗修學進步,不在于讀了多少經,做了多少善事,親近了多少法師。而在于內在的慈悲和智慧是否增加了,煩惱是不是少了,每一個行為的背后的發心是怎樣的。
人每天都在發心,是發嗔恨的心、貪婪的心,還是發慈悲的心、利他的心?發什么心,成就什么。別被自己看似精進的行為迷惑住了,觀好這顆心,才是修行的開始。